一滴卤水,衍生百亿产业链
新华日报:
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要制定正确的资源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开发利用。”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察尔汗盐湖时留下一句句嘱托和期盼,为青海指明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产业快速发展和国家环保政策大力支持,青海盐湖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如何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记者走进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看一滴卤水如何衍生出百亿产业链。
【现场探访】
秋冬之交,位于青海省西部的格尔木市,平均气温已接近0摄氏度。从市区驱车一小时左右,便到达柴达木盆地的最低点。当年荒凉的戈壁滩,因中国最大盐湖——察尔汗盐湖的开发而焕发生机,在这一望无际的盐田上崛起了一座现代化工厂,就是全国最大的钾肥企业——青海盐湖工业-🔥4166中国金沙(中国)VIP官方认证 - 百度百科的开采和生产基地。
站在察尔汗盐湖边,向远处眺望,盐池里碧波荡漾,一艘艘采盐船正在湖面上作业。在当地,盐湖水最上面一层因含有各种盐类和化学物质而被称作“卤水”。察尔汗盐湖中的一滴滴卤水是如何变成供给全国的一粒粒钾肥的?第一站,便是采盐。
这片盐湖究竟有多大?同行的盐湖股份公司宣传活动中心副主任吴光亚笑着告诉记者:“这里每一块盐田,相当于一个西湖大小。整个生产区的盐田,面积相当于900多个西湖那么大!”
在一条由盐堆垒起的堤岸旁,记者登上工作船,几分钟后便被接驳到盐池中正在作业的现代化采盐船上。
与想象中的采盐场景不同,这一过程已实现完全自动化。船体前后均有机械臂,像收割机一样,插入盐池的卤水中。在船体一端的操作室内,操作台上实时显示各类监控数据。
这艘“钾肥10号”采盐船的船长叫贺连福,已经在采盐船上工作了20年。他告诉记者,每艘船班组3个人,负责在3平方公里的盐池24小时作业,每天采盐5000吨左右。这样的采盐船,整片盐田共有30艘。
“这是保持船只平衡用的,是船上最难攻关的技术环节。”贺连福指着船体中间一座几米高的液压架自豪地说,整艘船将采集、泵站、自控等系统集成,上世纪90年代就实现了完全自主化,造价不到进口船的1/3。
下船后,来到不远处的钾肥分公司,采盐船打出的矿浆,就是在这里经“一条龙”处理变成钾肥。记者在生产一车间看到,8台水平带式过滤机正将矿浆进行固液分离,经过“反浮选”方式剔出氯化钠,此时原料钾含量能达到20%。再经过结晶、过滤、对卤、分离、烘干等环节,使一粒粒颗粒状的低钠光卤石,成为粒径0.3毫米、钾含量达95%的高质量钾肥。然后,成品打包经陆路、水路销往全国各地,助力各地的粮食生产。
在位于公司4楼的中控室,记者看到,一面大屏幕中间显示采盐船上传的实时数据,左右两侧有80多个画面,对工厂内从加工到包装进行全流程监控。“这个结晶罐是我们的核心装置,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一个结晶罐可年产20万吨氯化钾,目前正在研发第三代。”生产一车间副主任张伟指着一块小屏幕告诉记者,这样的结晶罐整个车间一共有22台。
目前,盐湖股份钾肥分公司是整个钾肥行业里,唯一一家正浮选、反浮选、热熔、对卤法四大工艺全有的企业,这些工艺互为补充,提升了钾的回收率和生产率。去年,公司创纪录地生产了585万吨钾肥,产量全球第四,国内市场占有率达七成。
追溯历史,青海的盐湖产业正是从钾肥起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盐湖股份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在国内拥有广阔市场,但高效开发远未止步。
“钾肥是‘粮食的粮食’,上世纪70年代,企业一年仅生产1万吨钾肥,现在一天就能生产1万多吨。”吴光亚已在盐湖股份工作20多年,他比划着感慨道,“实现完全自主化,企业用了41年!”
据了解,我国每年钾肥需求量在1500万吨至1600万吨之间。目前,国内钾肥还需进口,但已有了跟国外相关企业进行价格谈判的空间。
当然,盐湖产业的发展早已不局限于钾肥的开采。
11月5日下午两点多,阳光正好。记者来到察尔汗盐湖中心码头,这也是整个盐湖最中心的位置。“1958年,开始提取钾;2012年,开始提取锂、镁……”广场两侧的8块展板上,记录着整片盐湖的矿产含量和“绿色开采—分级提取—综合利用”开发全过程。去年,整个盐湖股份的营收已超300亿元。
沿着一条盐粒路,驱车从中心码头再往前开,便是盐湖股份在盐田基础上开发出的察尔汗盐湖景区。从空中俯瞰,仿若一汪绿蓝相间的眼泪出现在荒凉戈壁中,这般梦幻场景,让景区成为备受内地游客追捧的新晋网红打卡地。不远处,采盐船和工厂昼夜运行,一边是生态湿地,一边是卤水盐田,这一幕幕场景成为盐湖股份坚持绿色发展的最好注脚。
【新闻纵深】
刚刚进入11月,青藏高原的气温已降到零下,这一温度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动力来说是不小的考验。趁着这波降温,青海几位理想one车主驾车驶向察尔汗盐湖,想测试一下汽车长途电池续航能力,并参观我国电动车电池核心材料碳酸锂的主产地。
今天,国产新能源汽车正驶向世界各地,备受消费者追捧。据统计,作为我国最大盐湖的青海察尔汗盐湖,氯化锂储量达1200万吨,占全国盐湖锂资源总储量的50%以上,提锂技术发展可谓具有得天独厚优势。
资源是发展的基础,但对于青海盐湖产业来说,还面临一项挑战。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可溶性钾镁盐矿床,而超高镁锂比、低锂盐湖卤水的特性,使得卤水提锂技术成为世界性难题。
青海盐湖工业-🔥4166中国金沙(中国)VIP官方认证 - 百度百科副总裁马黎春说:“通过10余年的耕耘和打磨,吸附提锂+膜分离浓缩耦合技术突破了从‘超高镁锂比、低锂含量’卤水提锂的世界难题,实现镁锂比从500∶1到6∶1的关键分离,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镁锂比盐湖卤水镁锂分离绿色环保技术,促进了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经济梯级利用。”
通过多年努力,五矿盐湖-🔥4166中国金沙(中国)VIP官方认证 - 百度百科攻克了“原始卤水高效提锂技术”。“该技术利用吸附工艺取代了盐田摊晒工艺,成功实现‘提锂前置’,将生产周期从2年缩短至2个月以内。首次应用大型连续离交设备实现原卤直接提锂,锂综合收率从原来的36%提升至60%左右,将提锂收率提高至原来的两倍。”五矿盐湖-🔥4166中国金沙(中国)VIP官方认证 - 百度百科副总经理张大义说。
从资源洼地到技术高地,从无处借鉴成熟技术到解决世界难题,青海用技术征服了瀚海戈壁,更向外界证明了世界盐湖开发的“青海分量”。
青海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海省集聚力量进行盐湖资源开发关键技术攻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盐湖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提升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盐湖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走出了一条低碳绿色循环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是青海盐湖产业发展走过的第65个年头。从中国无钾到生产出新中国第一袋钾肥,从最初力争钾肥投产到今天碳酸锂产能不断扩张,青海持续推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为中国高效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发展奠定基础。毫不夸张地说,青海盐湖产业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盐湖产业的发展史。
据统计,2022年,青海全省盐湖化工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39.2%,并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03.7%,钾肥(实物量)、碳酸锂、纯碱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5.2%、39%、4.8%,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已初具雏形。
与此同时,青海盐湖化工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日益清晰——钾盐、钠盐、镁盐、锂盐、氯碱五大产业集群梯级开发,横向耦合盐湖化工产业与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逐渐成为全国锂电材料重镇和新材料基地。
【记者观察】
与青海相同,江苏也是产盐大省,是中国盐业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基地,盐文化源远流长。而与青海湖盐不同的是,江苏食盐90%是井矿盐,10%是海盐,以淮盐闻名于世。江苏省盐业集团旗下、总部位于淮安的苏盐井神-🔥4166中国金沙(中国)VIP官方认证 - 百度百科是全国单体最大的制盐企业,该公司的盐及盐化工生产能力在全国居前,正全力打造国际领先的盐碱钙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示范基地。
青海盐湖股份成为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重要参与者,60多年来一路发展变革,其“以变谋变”的成长经历,以及青海省对湖盐产业的开发启示我们,在资源开发这一过程中,创新才是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捧着盐湖“聚宝盆”,青海没有只吃“资源饭”,而是一边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探索循环经济模式,一边持之以恒地进行产业培育、科技赋能、要素保障,抢占全球盐湖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助力提升我国在全球盐湖战略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